严新谈德之千古奥义(四)

倾听世界心脏的声音

《严新气功哲理与修炼》节选 

  一部老子《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它描述了道家功的简要的、原则性的若干修炼方法。一部浅显明白而又深藏奥妙的《参同契》,也同样如此。它将参差不齐的宇宙万物从其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深究其万物同性、同源、同等、同归宿的属性之相同的部分。认真深究,发现人与万物在天机奥妙上,在佛家功讲的“不可说”,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上,所谓“金口玉言”上,别有深机。认为人与万物在很大程度上,在宏观和微观上,在表象和里象上,在我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上,在我们自身感觉到的和没有感觉到的、已知的和未知的天地里面,其本来的最根本的奥妙.都是相吻合的,像精密的契机一样,都是有默契、吻合,有相通、相互共振、相互共存的一面。所以古人很有意思的、很精确的将这一类的气功功理功法,取一个名字叫<参同契>,也就是说,我们国家的道家功非常注重人生观、宇宙观、世界观的高度的融合,不然,我们个人练功就会浪费时间。比如我们有一些自发动功,比如我们在练功中看到了什么影子,听到了什么声音而忽略了古代气功家在总结气功功理功法上给我们传下来的精华;比如像佛家功的“观世音”三个字,其中有矛盾,其中有所谓“不可说”的契机,也就是说,有客观而真实的气功功理功法、气功现象、气功效应。主要是要我们必须要有古代气功家——观音那种大慈大悲、慈悲为怀的普渡众生的那种德心、德性、德行,然后,才可以进入气功的境界,然后才可以谈得上怎么样放松、入静,才能够真正地做到用千手千眼去观察世界,在观察世界的同时,去用心、用意,用气功中的灵性,用气功中的功能,用千眼里面所谓的感应,去深深地、清楚地闻听万千景象内、本身就包含有无穷无尽的、千变万化的、奥妙无穷的、包含了五音、千万音的音符。也就是说,眼观世界,同时就听到了世界心脏的声音,这是一种功法,是一种功理,是一种技术,是一种功效。如果我们没有在德字上下功夫,只是像封建时代那样由于气功的本身的、客观的效果,明显的反应,而只注意了现象,忽视了内在,就去盲目地崇拜,盲目地模仿,盲目地比划所谓手印、所谓咒语,那么其实,就与实际的“观音功”背离了。

   实际上,古代气功家在总结这一些功理功法技术中,暗藏了契机,隐藏了奥妙。他们要我们后来的气功爱好者必须要像观音那样,像老子那样,像释迦牟尼那样,像孔子那样,像彭祖那样,像历代气功家、气功大师、气功祖师们那样,在内心深处从做人到处事,从为人到待人,从所谓人世到出世,从超凡脱俗到进化,从常人到超常人,从超凡脱俗到人圣人贤,从入圣入贤进入大富大贵,由大富大贵再回归自然。把富贵用于改造自然.把富贵让给天下人,然后才谈得上个人气功效应的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的巩固。古人在封建时代,在没有现代的科学名词、术语、理论、技术、方法的情况下,他们就只有从愿望、从隐语、从隐藏所谓的“天机”上,从神秘的角度,从方方面面,只说半个字、一个字、一句话,甚至一字不发,一语不说。所谓大道通常是行“无言之教”,所谓“无字真经”,采用一些神奇的、神秘的、玄妙的,让人去揣摸、去琢磨的一些方法,去传教气功,去影响人们的方方面面的气功因素。

   比如像达摩祖师从印度到中国来传教气功内功,传教禅宗气功功法。他走遍了多个名山大川,来到了当时的皇上所在地,见到了当时的皇上。皇上问他说:“达摩大师,我作为皇上,从登基以来,四处修建庙宇,造佛堂,塑神像,塑佛像。请问达摩大师,有多大的功德呢?”达摩大师当时对皇上这种面对功德而追求功德,面对功德而要别人赞扬他的功德这种情操,表示了及时地纠正的气功态度。达摩大师很有禅机地告诉这位皇上说:“皇上无功无德。”这位皇上很纳闷,心里想不通:我好心好意把你请到宫里来,希望对我的功德作一番赞赏,结果出乎意料之外,得到一个无功无德的类似于指责、类似于骂名的一种评价。皇上心里不愉快,皇上在心里不愉快的情况下,东张西望。有人指着宫殿墙角的风铃在说:“为什么风铃在动?”皇上说:“那是风在吹动。”达摩大师紧接着暗示皇上,指点皇上在气功方面的所谓气机、奥妙。达摩大师说:“那不是风在吹动,是皇上的心在动。”

   这么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了古代、封建时代的我国气功,在自身发展和吸收外界气功功法的过程中,有过方方面面的曲折道路。像达摩大师有意来弘扬佛法中的禅宗佛法、禅宗气功,他感到了压抑,他意识到了人们的认识水平。人们对气功的奥妙没有了解以前,单纯靠说教、单纯靠教功、单纯靠讲道理,恐怕在那个时代是无济于事的。哪怕是皇上,也使得达摩不得不面对现实,直接地说:“皇上无功无德”。我们从气功的道理去认识这句话,很有可能容易领会达摩大师当时,为什么他要说皇上修庙宇、造佛堂、塑佛像,居然对弘扬佛法是无功无德呢?其实很简单,达摩大师,他尊重的是事实,是客观,是现象与本质相统一的气功道理。那就是,皇上本来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极高的、至高无上的、一呼百应的权力,皇上修个庙宇只需要批示批示,一句话而已。其功德是在所有的百姓,是在庶民百姓,而不是在皇上,如果说有功德,皇上应当非常清楚,不应当问达摩大师,既然问了,达摩大师就只好直话直说,皇上没有功德,只不过下一句话,达摩大师觉得说清楚了,可能把皇上就更加得罪了,于是就采用古代气功的惯用方法,通常所谓“半句通玄”的方法,使人们去揣摸、意会后半句话。

   达摩大师后来到了一个佛教圣地为众多的僧人讲经说法,传教内功。达摩大师在众出家人盘膝而坐,整个场地鸦雀无声的情况下,坐在讲坛上,坐在经台上,默默半许,一语不发,最后只将身上携带的几块竹块留下,就离开了讲经台。

   当时一些出家人深感纳闷,认为这么有名的达摩大师,东来弘法,专程应邀到中国当时的某佛教圣地,来为大家传教印度的有关内功功法,没想到居然一言不发,就连在皇上那里有点像得罪了皇上的“半句通玄”的话也没有给大家留下,整个会场在一片寂静、不理解的气氛之中。达摩大师毅然决然地慢步离开了那片众多的僧人在那里认真虔诚地听讲的那个地方。

   达摩大师周游到另一个地方,遇到了几位曾听讲而又没有如愿以偿的出家人。他们看到达摩大师路过那个地方的时候,就有意地在那里说一些俏皮话。说:“嗨!今天啦,真是倒霉!人们说:出于污泥而不染,我看啦,今天请来的达摩大师,恐怕是出于污泥而染哕!连一个字都没发,恐怕并不是真正的达摩大师了。”等等,这几位出家的弟子就在那里议论。

   达摩大师说话了,达摩大师在一棵大树下盘膝而坐,双目轻闭,轻言细语地说道:“出于污泥而不染,自命不凡。其实污泥又何尝没有功劳,污泥又未必是污泥,污泥为什么不可以把它看作是肥土呢?是莲花、莲藕的母亲呢?”一语道破了天机。

   达摩大师超出常人的这种禅宗气功的点化,使得这几位出家弟子顿时心明眼亮,顿时感觉到达摩大师真正进入到了出神入化的意境,能够理解污泥的心情,能够站在最真实的气功的角度,不否定人们已经公认的,所谓污泥的功劳。一些弟子立刻拜达摩大师作为师傅,达摩大师就在其中的一位弟子头上,伸手一掌,吓得那位弟子大叫一声说,达摩大师你怎么打人呢?达摩大师又一语不发。就轻步离开了那个地方。

   等待达摩大师远离以后,这几位弟子中的其他弟子,针对达摩大师给这位说话弟子头部一掌的这种现象,这种举动,进行了一番分析、评论。有人说,这一掌敲醒了这位弟子,使你注意到这一掌并不是在打你,是在给你功夫;有人说,达摩大师在暗示你一个什么天机,等等。有人也意识到,达摩大师这一掌并不是在打弟子,而是要说明一个问题,说明一种“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的”道理的继续运用。那就是,我们常人只注意到个人的某种要求,忽略了猛然回头,忽略了一定要用崭新的、突如其来的、异想天开的——像科学家一样,用善于发明、创造的头脑、用智慧的眼光来对待自己的气功修炼。那么,达摩大师的这一掌就不是平常的一掌,而是带有特殊含义的一掌了。

   古人总结气功传功方法,有所谓“一棒一喝”的传教气功的方法。因为针对古代封建时代那个时候的人们,如果要讲更多的道理还说不清楚;要进一步表现出神奇的现象人们又会盲目地崇拜。于是,达摩祖师就再次周游,到了河南嵩山少林寺,对少林寺当时的现状进行一番考查以后,认为传教有关方法仍然不是时机。于是,达摩祖师就在少林面壁,修炼一坐九年,在此期间,由于达摩大师的具体修炼,使得少林寺的众出家人,面对达摩大师的九年面壁而突然心生光明,而顿悟、大悟、彻悟,逐渐逐渐地将少林寺的有关功理功法以及多种文化弘扬。

   像这样一个故事,说明在封建时代,我国气功的发展通常是采用不容易一下理解和接受的方法来进行传教的。尽管古人也总结了不少的道理,但在具体的教功上、修炼上,通常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有极大的局限性,通常是在比较神秘的形式下进行传教功夫。

   比如像所谓佛家功的释迦功。释迦牟尼临终前夕,在灵山会上,释迦牟尼“拈花示众”。他面对众出家人,处在一种寂静、求知的欲望之中,释迦牟尼“拈花示众”以后说,他有“涅槃妙心”,“正法眼藏”,他要“教外别传”,“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因此“不立文字”。一番话以后,众弟子默然不语,不理解,惟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于是,释迦牟尼告诉这位迦叶尊者弟子,在另外的地方单独传教,将内功修炼的秘法专门传教他一个人,以后又延续了28代。这种传教佛家内功的形式,是针对当时释迦牟尼“拈花示众”,大家不理解,在他说出了他有“涅槃妙心”,“正法眼藏”以后,只有一个迦叶尊者弟子意会到了其中的奥妙,所以他“破颜微笑”。

   我们自发动功的朋友,要注意这个故事里面所提到的“破颜微笑”,就是说突然性地,本来应该大笑,但是这位迦叶尊者,他不是破颜大笑,也不是破颜大叫,而是“破颜微笑”。如果他平常没有良好的、慈悲为怀的、没有大德大智的胸襟,在释迦牟尼传法、传功、加功、点化过程中,他由内在的能量的开发、激发,进入到了一定的状态,他一定是破颜大笑,或者是大叫大吼,手舞足蹈不可收拾。他是“破颜微笑”,要注意这个“微笑”,就需要我们自发动功的朋友,尽快地要调整我们平常生活当中的那种急躁心态,矛盾的心理,不能容忍人的心理,要能包容天下,要心胸宽广,要有像大海那样容纳万顷波涛的心理。你在气功讲座会场里面,或者是在家里练功,进入到了一定能量开发状态,你就会破颜而大笑,或者是痛哭而不可收拾,或者是动作刚强勇猛而无法调节,我们自发动功的朋友,要注意我讲解过程中暗示大家的道理。这里所讲的我国传统气功,在发展过程 中,它在封建时代就是这样发展的,就是这么教功的。

   我们学功的朋友,就要注意理会,真正传统的气功,一定要 注意心态的调整。要把我们现在的、内在的情绪调整得非常良好,“心若止水”一般,“心若明镜”一样,“心若太空”一样,要胸若山河,山谷一样。尽量地将我们自己原来的狭隘的心胸拓开来,将我们个人的悲观失望,个人的、局部的、私人的欲望,调整到为大众、为天下人、所谓“天下为公”的层次上来对待自己的气功修炼;把我们内心的状态调整到一片祥和之气的状态中去;调整到从此对名利是非、酒色财气、面对喜、怒、忧、思、悲、恐、惊,像月亮有阴晴圆缺,像常人有悲欢离合那样在若干这些平常的境遇中,自始至终把握自己。使一个气功爱好者,一旦能量在体内得到了激发,功能得到了开发,自己就要用自己的平常心、平静心去调节它,即或是有自发动功,动作就会越来越温柔,越来越柔和优美,像舞蹈姿式一般的美妙动人。气功的自发动功,就与我国的舞蹈艺术密切相关了,融为一体了。即或我们有声音发出,在发出声音以后的短暂时间,得到了集中的调节以后,那么它将是非常动听的乐曲,或者是无声无色的。所谓无声胜有声,化声音为洪钟,化洪钟为无形之、太空之妙音,所谓大道无音、无声。也就是说,我们要发出激烈吼声的同时,不是 用忍耐的方法去调节,而是用大德大智慧,用我们自己彻底地洗心认错、忏悔的态度去调节。通过我们自己认真地、反复地自我批评,通过我们自己总结,比如是否是对自己的亲人孝敬周到了?总结我们个人是否是对所有比我们年长的人都孝敬周到了? 如果没有,那就还要下功夫,还要做一番努力。因为古代气功,它本身就是“以众为师,以众为亲”的观点和技术的运用。

发表评论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

滚动至顶部